12月18日,我校学术委员会2024年第二次会议在行政楼405召开,副校长袁炎清、科研处处长蔡兴勇及各二级学院院长出席了本次会议。
本次会议讨论了2024年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重点培育学科建设项目评定、2024年纵向科研课题未被立项项目(第二批科研项目)校内扶持项目遴选的评定共两项内容。
2024年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重点培育学科建设项目遴选
会议首先对进行了讨论。科研处处长蔡兴勇对重点学科项目进行了简要介绍:此次遴选共收到7个结果,对于重点学科的遴选规划是在上报时不报方向,直接报学科。副校长袁炎清对申报学科进行点评时强调,重点学科的方向理念十分重要。学科建设要做到交叉融合。未来我校将更改为广州传媒学院,在学科上要聚焦传媒和艺术设计。因此重点学科的申报要紧密结合学校办学定位,一来可以提高我校的专业竞争力,弥补部分传统学科竞争力弱的缺陷;二是能更好地彰显学校办学特色,打出“传媒”与“艺术”的招牌。
副校长袁炎清提出艺术设计学院的学科方向需要再凝练,“环境设计”与传媒类、艺术类联系不大;对人工智能学院申报的“电子信息”学科及学科方向进行点评:所申报的“电子信息”下三个学科方向需要与传媒类、艺术类做交叉融合,加入学校特色以贴合未来学校的办学定位,在具体申报时不必必须按照一级学科、二级学科方向来填写。
对传播学院申报的“新闻传播学”,学科带头人刘光磊教授提出将优先抓新闻传播领域学科建设,集中向新媒体、一带一路传播、大湾区影视传播方向发展。针对人文学院申报的“中国语言文学”,副校长袁炎清提出学科方向建设需要聚焦特色领域,体现学科的地方性、应用性。
对于大湾区影视学院,副校长袁炎清建议在学科方向上可以聚焦创作者生态园区、短视频、微短剧等领域,要搞出特色、搞起风格,体现学科交叉融合,突出本校所建设学科的“别人不想干、别人干不了”。针对经济管理学院提出的供应链管理和项目投资分析的方向,副校长袁炎清建议可以与艺术方向做交叉建设,比如文化艺术产业管理。
副校长袁炎清还提出,重点学科的课程建设要足够吸引学生,课程所邀专家需3/5来自校外头部企业。邓继忠教授建议,人工智能学院的学科培养可以使用无人机航拍、遥感等技术,促进科研+学科建设。
2024年第二批科研项目遴选
会议继续对进行了讨论。副校长袁炎清提出要规范科研项目申报指标:1、以三年为一个建设周期,每个周期中进行中期检查,所建设科研项目需要与学校专业性相符合,考察成果的形式可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,如核心期刊或专著+论文;2、对于科研项目经费的使用需要项目负责人严格把关,使用经费的项目必须要是关键性成果;3、对于工科和人文社科的经费是否一致的问题将后续进行讨论。
关于本次2024年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重点培育学科建设项目、2024年纵向科研课题未被立项项目(第二批科研项目)校内扶持项目遴选的评定结果,学术委员会应到15人,实到10人,出席人数达到应出席三分之二,一致同意以上表决成果。
官方微信
官方微博
地址: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江埔街锦洞路168号
邮编:510900
电话:020-87979913 传真:020-87979913 投诉咨询方式:020-87979913 邮箱:zjxybgs@scauzj.edu.cn
招生电话:020-37983820
武装部征兵资讯电话:020-87982606
版权所有: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
粤ICP备11088286号